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产业经济>> 金融•保险>>正文内容

阳光消费金融被罚140万元 回应:大部分整改工作已完成

2025年06月04日 来源:中国网财经

持牌消金再次收到百万级罚单。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北京阳光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阳光消费金融”)因多项违规被处以140万元罚款。

罚单显示, 阳光消费金融具体违规事由包括:合作模式存在不足且合作业务管控不到位;未能自主计算授信额度及贷款定价;贷后管理有效性不足;以及合作机构管理不到位。

天眼查显示,阳光消费金融成立于2020年,当前注册资本10亿元,大股东为光大银行,持股60%。

针对本次监管处罚,中国网财经记者联系阳光消费金融进行采访,其表示:“公司高度重视此次监管检查整改工作,在检查开始后立即启动整改工作,坚持立查立改,边查边改。截至目前,大部分整改工作已尽完成。”

在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看来,在贷款风控尽调环节,监管部门多次强调不得将核心风控进行外包。此次阳光消费金融受罚事由明确指向“未自主计算授信额度及贷款定价”,这需要引起持牌消金公司高度重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须严格遵循监管要求,在助贷合作协议中明确权责边界,确保授信、定价等核心环节自主决策,而非依赖第三方机构执行。”

博通咨询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同样表示,从具体处罚原因来看,持牌消金与助贷公司等机构合作时,若自身不把控授信额度计算与贷款定价,极有可能致使核心风控环节实质外包,违背了监管不得外包关键风控业务的要求,也反映出公司内部在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管理的失控。

值得一提的是,鉴于部分消费金融公司高度依赖融资担保公司、保险公司风险兜底,不利于提升自主风控能力,而且间接抬高贷款综合利费水平,2024年起实施的《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明确要求银行、持牌消金机构担保增信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全部贷款余额的50%。

就自营业务、助贷业务在公司业务中的占比,中国网财经向阳光消费金融进行询问,阳光消费金融未透露相关数据,但表示“按照监管要求妥善推进结构转型,业务布局既注重与优质机构的合作,也在持续强化自主能力建设。”

“过度倚重外部助贷的金融机构,更容易受到监管、市场波动影响,需要尽早加大自营业务比例、打造自营业务核心竞争力以抵御外部风险。”苏筱芮表示。

数据显示,2020-2022年阳光消费金融净利润分别为-0.96亿元、1.08亿元、1.35亿元。然而,2024年,阳光消费金融实现净利润0.5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6.1%。

责任编辑:郑伊丹
相关推荐
阳光消费金融被罚140万元 回应:大部分整改工作已完成

持牌消金再次收到百万级罚单。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北京阳光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阳光消费金融”)因多项违规被处以140万元罚款。罚单显示,...[详细]

新网银行积极开展2025年全国金融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

近期,新网银行以全国金融科技活动周为契机,围绕“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主题,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金融科技宣传活动,积极面向公众宣传科普各类知识,为建设科技强国...[详细]

永安保险重大诉讼被判决支付预计超过5000万元

近日,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安保险”)发布关于重大诉讼的临时信息披露报告。报告显示,永安保险因合同纠纷案件于2025年5月16日收到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判决书([...[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