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产业经济>> 消费>>正文内容

永辉超市发公告就食安问题致歉 此前董秘曾"霸气"回应消费者质疑

2021年04月16日 来源:中国网财经

在因超市食品安全受质疑,董秘霸气回怼消费者质疑被送上热搜之后,永辉超市还是低头认错了。

昨日晚间,上市公司永辉超市发布致歉公告称,公司已经高度关注、高度重视,已成立专项自查小组。公司对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向广大消费者、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致以真诚的歉意,管理层对该事件自查自纠,深刻反省。

此前永辉超市董秘张经仪在回应公众关于永辉超市食品安全问题的质疑时声称“永辉超市每天自测量达3000多批次,一个季度90天、基本上近30万次的检测中,出现15批次的不合格,你说多不多?当然我们自己也有问题,自测的3000多批次不可能把所有的商品都检测到。”

永辉超市方的回应网友并不买账,不少网友认为“永辉超市明明做错了,还这么理直气壮。”也有网友指责永辉超市偷换概念,称“抽检就有15批次不合格,实际有多少呢?”,永辉超市的运营管理能力也被不少消费者质疑。永辉超市也因此把自己送上热搜,舆论声讨声一片。

事件起因于媒体对第一季度内福建地区永辉超市所售食品15批次不合格的监督报道。

自今年1月1日至今,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发布13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其中第一季度共发布11期。值得注意的是,在第2期至第9期不合格食品名单中,永辉超市均榜上有名。据中国网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一季度至今,福建省内永辉超市检出食品不合格共15批次。

国内多家媒体对上述事实进行了报道,引起了消费者广泛关注。中国网财经也同步刊发了“永辉超市多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高速扩张下质量体系存漏洞”的报道。

业内人士指出,一季度涉及永辉超市的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主要发生在草鲡、冰鱿鱼、正蟹等水产品上,抽检不合格项目涉及氧氟沙星、恩诺沙星、镉等,都和消费者生命安全健康息息相关,重点并不在不合格的次数上,而在于永辉超市的态度上,公司是否积极主动的改进才是消费者关注的中心。

经历了诸多质疑后,永辉超市发布致歉公告称,公司将对超市食品安全制度及流程进行全方位核查,完善治理体系建设,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对超市经营者的相关要求,对采购进货执行查验供货商的合法资质证明及索证索票资料;加强上游供应链管理,对商品尤其是生鲜产品进行全面抽检,提高部门责任意识。

责任编辑:郑伊丹
相关推荐
透支消费者信任 扫码消费岂能变成“强制关注”

徐文海认为,在消费者通过扫码方式进行消费时,作为个人信息保护责任主体的商家,应当仅收集最小范围的必要信息,且在消费结束后,承担起清除顾客相应消费信息的责任,自觉避免泄露数据、滥...[详细]

“空调需要加氟了”,是有些人在利用你的“无知”

一位专业售后人士也向媒体表示,空调冷媒是按照重量来算的,市面上每公斤冷媒通常在60元左右,1.5匹的挂机加一公斤冷媒就够了。“冷媒在温度低的环境中是液态,压力相对较低;高温情况下是气...[详细]

物价“拐点”已现内需企稳回升 促消费仍需继续发力

他表示,今年以来我国核心CPI持续处在历史低位,反映内需偏弱。但随着近期一系列包括支持民营经济发展31条、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活跃资本市场等在内的“政策组合拳”逐步发挥效果,我国内需...[详细]

返回顶部